以前吃得好的,居然突然挑食了;
以前拉得好的,便便开始不成形了;
以前睡得好的,晚上开始闹腾了;
过敏季都过去了,又开始咳嗽了……
怎么回事呢?儿科大夫表示:入夏了,暑湿气盛,脾胃受累,加上家长喂养不节制,孩子就很容易积食。01积食是小儿生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孩子生病,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病的标,一个是病的本。标是我们能看到的症状,比如口臭、厌食、腹泻、便秘、腹胀、情绪不安、晚上哭闹,甚至咳嗽、发烧、湿疹等等。本是这些症状背后的病因,在中医看来,积食就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积食≠吃得多,它是食量和脾胃功能的「较量」。有的孩子脾胃功能尚佳,就是单纯地吃多了,堵在胃肠道了,出现消化不好的情况;有的孩子脾胃功能较差,是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就算吃得不多,也照样会积食。如果在积食开始的时候,家长养护得当,就医调治及时,就可以避免脾虚积食和许多症状。02单纯积食后第一步家长不要急着投喂消食药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积食,或者观察到孩子消化不好的时候,第一反应问大夫:能吃点什么?可以吃山楂丸吗?可以吃保和丸吗?而大夫听到这个「思路」,可能会头疼。因为脾胃已经停摆了,你再给它塞点药物,它更无法利用。我们建议,在没有辨证的情况下,先少吃。《伤寒论》中提到:「损谷则愈」。意思是少吃可以疗愈疾病。少吃是让脾胃休息,让它自己主动恢复运化功能,而非被动的通过药来逼它运化。就好像你今天因为工作已经很累了,那么你需要的只是好好休息,就可以重新活力满满,这比咖啡、红牛有效。积食时,少吃的原则是:品种减少、数量减少。高蛋白食物消化需要4-8个小时左右,主食和蔬菜消化需要2个小时左右。因此,不管积食是什么程度,当天尤其晚餐,避免吃难消化的高蛋白食物,比如肉、蛋、奶、海鲜。主食可以喝点白粥、米油、面汤,配菜可以吃白萝卜、红萝卜、白菜。月龄大的孩子还需禁食:甜腻的蛋糕、巧克力,寒凉的香蕉、西瓜、梨、甜瓜、冰淇淋,盐油重的薯片、饼干等。月龄小的孩子不需要忌奶,如果是母乳喂养,建议妈妈晚上吃素,减轻脾胃的负担,更有利于白天营养的吸收;如果是奶粉喂养,建议减一勺,再根据小孩身体反馈自行调整。这样控制饮食1~2天,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没有好转,再就医。可能家长会有疑问:这样少吃,会不会让孩子营养不良?其实,孩子在生病的时候,生长确实会慢下来,无论吃什么。这种情况下,解决麻烦和生长两个诉求,前者一定是首选一定程度的简化饮食,可以帮助缩短积食病程,让孩子尽快恢复到生长正轨上。有的孩子光吃不长肉,鱼虾肉蛋奶什么都吃,还容易积食,后来家长一咬牙,只给吃粥和蔬菜,一个月后还长了一斤。03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找大夫?①常积食初次积食的孩子后,脾胃没有恢复好,无论吃多吃少,经常消化不良的孩子。②爱生病积食不好,还开始咳嗽了,或者发烧了,或者晚上不睡觉哭闹了,或者扁桃体红肿……积食化火,带来了很多问题。③不长个脾胃虚弱,然后个头也不长了,孩子瘦瘦的**的。这几类情况,说明脾胃已经有点吃坏了,可能还有实邪,需要专业大夫的辨证干预。能接受汤药的孩子,就喝汤药,不能接受汤药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小儿推拿,都是疗效好方式。04改变孩子易积食的体质家长要这么做当孩子通过治疗后,不胀肚呕吐了,吃得好了,拉得正常了,舌苔也不厚腻了,脾胃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家长不能继续肆无忌惮,要固护脾胃,预防频繁积食。反馈式喂养
一、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有的家长比较有文化,搜罗古今中外的育儿资料,听取专家建议,参考权威食谱,按照品种和数量定时、定量地喂养,结果发现孩子不如预期长得好。我们建议喂养的第一考量是吃了这个东西能不能消化吸收掉。观察孩子吃多吃少、吃了什么之后,大便好不好?睡眠好不好?精神好不好?舌苔有没有变化?也就是说,不要根据什么标准来给孩子喂养,要看孩子身体的反馈,做出相应调整。如果孩子按照你的喂养方式吃了一段时间,不仅长得慢,还隔三差五生病,那么你要调整。如果孩子长得快长得壮,就可以继续。二、尊重脾胃本来的规律小儿天生脾胃多虚,给孩子日常的食物,尽量温软,易消化,有营养。建议尽量避免吃对脾胃不太友好的食物,比如:生冷:水果、冷饮、冰淇淋。
油腻:排骨、炸鸡、红烧肉。
滋腻:奶油、蛋糕、巧克力
零食:薯片、海苔、饼干
开淤积的运动
永远不要忽视运动的作用,尤其对于积食的孩子。运动可使全身流通,开淤积,起到流通三焦的作用。而且脾主四肢,运动也能够反哺脾胃。建议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至少让孩子户外活动0.5-1h。熟而久的推拿
日常里,家长不懂辨证、不懂用药、不懂复杂手法都没关系,只需把一两个手法熟练、持久使用,也可以起到强健体质的效果。比如摩腹+捏脊组合,摩腹消食化积,捏脊健运脾胃,家长可以在饭后、睡前给孩子操作。▲积食时,顺时针摩腹▲每日捏脊,健脾强身大家如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孩子健康养护方面的问题,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将会整理大家的问题,设置答疑专场讲座,解答大家的疑问。儿科-大夫推荐
明医简介柳庆和大夫
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离自然越来越遥远,寻求生活方式与心灵的回归、健康长寿,才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
长于用中药、手法、养生法等综合之法治疗各类内、儿科疾病,对脾胃疾病、胃炎、胃溃疡、口腔溃疡、便秘、疳积、厌食、发育迟缓、颈椎病、失眠等。对感冒及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脾胃病
小儿病
体质调理
出诊时间:周二~周日10:00~18:00
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