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该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孩子积食了,该如何处理
TUhjnbcbe - 2022/6/20 15:08:00

宝宝积食了怎么发现呢?

什么是积食呢?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摄入过量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孩子就像金鱼,看到爱吃的东西,就会使劲地一直吃下去。此时,父母就要担起阻拦的责任。可现在不少家长觉得爱孩子,就是要把他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让孩子吃个够,从医学角度讲,这不是爱,而是害,古语讲的好: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积食,万病之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是悄悄的来,点滴的积累,我们一旦没有防范的意识,它就会一下爆发出来。等着它爆发出来,已经重到发烧、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旦积食,这些食物不能被转变成气血,运行到全身,吃得多,不长肉,而是会生成多余的内热。一旦内热往下走,会便秘引起小肠火,往上走有口气肺胃热,热一直往上蒸发,影响到肺、气管、咽喉、扁桃体、腺样体等等。

那么我们如何判定孩子是否积食了呢?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看:一、从有无胃口来看:(1)有的孩子一点儿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容纳了。(2)有的孩子特别能吃,可还是很瘦,这往往是积在脾了。脾无力运化,身体却吸收不到营养,所以就会跟人体发出一个还需要再吃东西的信号,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吃得越多,脾的功能越弱,最后就都泄出去了。二、从有形和无形来看:(1)有形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胃里,往往是刚吃的,容易引发急症。比如说孩子蛋糕吃多了,第二天发烧了,这就是有形的。(2)还有一种是脾虚夹积或无形的,就是某种食物摄入过量了,伤害到脾的运化功能了,这时孩子胃里残留食物少,或者早已不再了,但是孩子脾胃功能还是很弱,容易反复外感。一定要及时调理脾胃。三、从舌苔上看:孩子积食舌苔会变厚,有的全部变厚,有的是出现地图舌,也有些宝宝舌苔虽然不厚,但是舌尖红。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腻;舌苔*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四、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判断: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积食。除了闻口气,家长还要留意宝宝打嗝儿时候的味道,宝宝打嗝时候立即凑近闻闻,有的宝宝虽然平时闻没有口气,但是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呕吐酸臭味,这个状况比平时有口气出现的更早,此时处理会更容易。五、其他表现:(1)大便: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积食大便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2)看手心脚心是否比平时热,如果发烧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比如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3)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有的是在两侧出现红血丝或者白斑。(4)晚上睡觉不安,不停翻身,爱趴睡,子时过后满床翻滚,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5)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后期又化脓了变白。(6)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我把积食症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大家收藏一下:

1、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呑,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

2、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呕吐,大便硬结或腹泻。

3、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生长不良,面*瘦弱,小便短*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

积食引发的临床表现:在中医临床门诊的数据显示说,孩子出现的很多问题,追其根源,都与积食有关。导致积食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喂养不对,一个是错误治疗。常见四五个月时出现儿保医生让添加蛋*,孩子吃了上吐下泻,就是积食,如果不知道是积食,再去错误的止泻。接着就会发现孩子可能吃的不好了睡的不好大便不好了。也许四五个月的几次错误处理,就可能导致长期的问题。两三岁甚至于三四岁的时候还是那些问题。总之就是脾胃就从此就不好了。这些现象其实本来都不应该发生的,在中医来看,就是很简单很简单的问题。一、积食爆发前,一般有五心烦热的情况,即手心脚心胸口,因为内热引起的阴虚造成的,而心包经先着手聚集气血,准备开战,所以这里是头阵,如果这时候再有几天,不处理积食,就会引起发烧了。二、积食引起的发烧,发烧(内热开始产生要解决积食),因为热到一定程度,身体发现这个问题在脾胃了,开始调动全身的气血往这集中,提高温度,就像做饭,温度高的时间,会比较快的把饭做熟,说以积食发烧的处理手段,不是退烧,而是除积食。而这个时候气血都被调到脾胃处去作战了,其他地方气血就运行不畅了,有个风吹草动,就感冒了。三、积食引起的咳嗽,咳嗽(内热产生向肺部熏蒸的结果),孩子一积食,脾胃功能变弱,脾胃功能弱了,外邪就容易侵入,根据体质的不同还可能出现咽喉发炎,扁桃体发炎,疱疹性咽峡炎,嘴角长东西(内热往头部熏蒸蔓延的结果),感冒,咳嗽,腺样体肥大,鼻炎等一系列症状。四、积食拉肚子,是因为这些积滞的垃圾在胃肠道里面的东西,身体觉得消化不了,那他就想把它给排出来,让他畅通。肚子痛,可能就是东西在这里堵起了,导致身体的不通畅,中医讲不通则痛。只要不通就有可能会导致痛。加上可能容易产生胀气,也会容易肚子疼,拉肚子(为了排出积食),呕吐(吐出积食)。积食以后的饮食注意:

当发现积食了也不用太慌张,积食刚开始时,少吃一点肉或者奶粉,调整一下饮食,孩子很快就好了。

食积主要处理手段,是防。就算一方面吃着调整脾胃的药或者贴,一方面饮食不控制,还是不行。为什么呢?这个胃就象一个气球,有一定的弹性,象咱们吹气球一个道理,没被吹过的气球,是光滑的,被吹过的气球,再放了气,整个气球上都是皱褶。可以说就是受伤了。甚至有人说过,越吃的饱,越容易饿,原因是,这个气球被吹起来了,稍微放一点气出来,就感觉松了。胃也是一样,所以有些孩子容易饿。我们最好吃到正好的程度,留一部分空间出来,用于胃不停的收缩,消化食物。因为胃的消化,需要收缩和舒张来消化磨碎食物,如果吃的过多,就象气球,吹的过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它的动力怎么能够充足呢?

妈妈们要把握,每天的饮食量,最好做个记录,第二天观察大便,舌苔情况,一般记录一段时间,就能找到规律,宁可少吃一口,别吃过了。这脾胃一旦受伤,很难修理,因为这个伤是一天天积累下来的,不是一天就伤的,不能指着,我能一半天养回来。这个养,要有足够的耐心,加决心,能安得住心,不和别人比,别一天到晚就是,人家都吃鸡蛋,肉,奶,为啥我家一吃就不行?为啥人家都胖就我们瘦。人和人不能比,大人站出来,也有高低胖瘦,不能因为望子*的心,就操之过急。

在生病期间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宝宝饮食,生病时宜清淡饮食,部吃蛋,少吃肉或最好不吃,晚上睡前不喝牛奶;不吃寒凉食物,水果有温热寒凉之分,脾胃虚弱的人应忌吃或者少吃偏寒凉的水果,如香蕉、梨、西瓜、柚子等,适当吃些性平或偏温的水果,如大枣、葡萄、佛手等。多数蔬菜也偏寒凉,一味清水煮并不是好事,因此,在烹煮时可以酌量加点生姜、葱、花椒等温性调料,平衡寒热,藕也是寒的,螃蟹、虾、无磷海鱼都是寒的,尽量少吃或忌口。

冻的奶茶、可乐等饮料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是脾胃阳气的一大杀手,会进一步造成脾胃虚寒等,最好忌口。

感冒积食时不吃鸡肉,容易发烧,发烧时吃会烧更高,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出疹时不吃辛辣的,有湿疹不吃芒果、木瓜,否则更严重。

小儿不吃羊肉、牛肉,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它也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

这些肉,蛋为主的食物都不适合孩子,七岁前的孩子,消化功能没有完全发育好,他们需要的是少食多餐,品种丰富,多菜多五谷少肉的饮食,需要舒适温暖的环境,需要经常活动,经常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真正爱孩子,就给孩子温暖的家,就给孩子科学的饮食,就给孩子快乐的空间。而不是病了,给孩子找最好的医生,去最大的医生,用最好的药。

下面讲下脾胃不好如何判定:

在中医看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其体内阳气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损;而这时如果再过度食用偏寒凉的食物,就会造成外寒与里寒的共同侵袭,最终演变成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腹痛等。

脾胃虚弱可以通过以下症状了解:

1、口唇: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虚弱的人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而口臭、牙龈肿痛等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2、鼻子:脾胃的经络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3、眼睛:脾胃虚弱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4、耳朵:脾胃虚弱会导致人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可能出现耳聋。

贴敷位置及搭配

一、只有积食的话,只需要玺笑堂积食贴+玺笑堂足贴,12天为一周期,需要积食贴2盒,足贴1包,重者需两个周期,积食贴4盒,足贴2包

积食贴贴敷位置:神阙(肚脐)、中脘(见下图)

足贴贴敷位置:双脚涌泉穴(见下图)

二、如果积食合并感冒流鼻涕,打喷嚏或者鼻塞,可搭配玺笑堂积食贴+玺笑堂感冒贴+玺笑堂足贴,贴服时间大概为7天左右,需要感冒贴2盒,积食贴1盒,足贴1包为15天量,症状消失后调理脾胃。

积食贴贴敷位置:神阙(肚脐)、中脘(穴位图同上)

感冒贴贴敷位置:大椎、双脚涌泉穴(见下图)

足贴贴敷位置:双脚涌泉穴(见下图)

三、如果积食伴随咽痛、咳嗽,需搭配玺笑堂积食贴+玺笑堂咽扁贴+玺笑堂咳嗽贴+玺笑堂足贴,12天一周期,大概需要1-2个周期,需要积食贴4盒,咽扁贴2-4盒,咳嗽贴4-6盒(看症状情况,如咳嗽消失,后期只需要贴积食贴加足贴),足贴2包。

积食贴贴敷位置:神阙(肚脐)、中脘(穴位图同上)

咳嗽贴贴敷位置:天突、膻中、肺俞双穴,左肩云门中府(见下图)

咽扁贴贴敷位置:双侧扁桃体(见下图)

足贴贴敷位置:双脚涌泉穴(穴位图同上)

四、如有上述症状且伴有发烧,加上玺笑堂发热贴,如有穴位重复,以发烧贴为主,贴上后大概三小时左右慢慢温度会降下来,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5度,应喂服退烧药或遵医嘱,贴敷四到五个小时换一次贴,同时温水给孩子擦身体,多喝水,大概需要1-3盒。

贴敷位置:大椎、曲池双穴,神阙(肚脐)、照海双穴、涌泉双穴(见下图)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积食了,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