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
停舟图
前言
千言万语,已在之前某个晚上与您交谈过——一言以蔽之,您和您的这门课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路。我的路是什么?您只要看过此篇体裁便可知晓。我怎样找到我的路的?可能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获得的吧。
在写完学科展示的剧本后我就有了编写综艺《国家宝藏》剧本的想法,可惜已经没有再展示的机会了。但是我想让您看到它。所以这篇总结可以称作“如果我是诗会的编剧”或者“您让我重燃了写作的火种”,再或者“在中华文化文学篇学习后的成果”。
正文旁白(沈周扮演者):
大家好,我守护的国宝是《云际停舟图》。
《云际停舟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国画巨制。全卷画长约为2.5米。画中,山峦叠嶂,云岚缠绕,杂树丰茂,旷远辽阔。除去风景,画中还有一条小船停泊岸边,船边两人对坐谈笑。这幅画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是A,我将带您走进《云际停舟图》的前世传奇。
《云际停舟图》的前世传奇,就发生在明朝天顺年间。担任地方粮长的沈周由于无力替百姓代偿税赋而被羁押入狱,后在好友郭琮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这天,沈周与郭琮漫步乡野,共赏美景,但沈周却神情忧郁,愁眉不展。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人物:沈周,
郭琮,
百姓甲乙丙丁,
妇人
场景:
田野间
第一幕
郭琮:启南啊启南,你说怎么会这么巧?我一回来你就出事了,你出事我正好有那五百石能替你交税,唉,这可能就是老天也不想让你沈大才子坐牢啊!
(注释启南:沈周的字。)
沈周:郭兄仗义相助,替沈某免去牢狱之灾,沈某感激不尽,感恩戴德,必结草衔环以报……
郭琮:行了行了,你可别掉书袋了,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你要是真心想报恩啊,就先带我在这转转,好多年没回家乡了啊,我都快不记得家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
沈周:那五百石粮,沈某虽现在无力偿还,但再等几年,不,是再等几个月,沈某一定偿还!
郭琮:唉,又来了……
(百姓从左上)
百姓甲:哎,那不是沈粮长吗?
(注释粮长:粮长是明代征收、运送所在粮区田粮的基层半官职人员的专称,为大户世代承当。若所收田粮不足,粮长必须掏钱代偿。)
百姓乙:快看快看,真的是沈粮长!
百姓丙:可是我听说沈粮长不是被抓进监牢了吗?
百姓乙:我就知道,沈粮长这么好,官府一定不会真的关押他!
百姓甲乙丙:(围住沈、郭,七嘴八舌)沈粮长你回来啦!沈粮长你总算回来了,可急死我们了!沈粮长你没事吧?他们没有对你怎么样吧?
沈周:谢谢,谢谢,多谢大家的关心,我没事了。
老人:(拄拐从右上,颤颤巍巍)是沈粮长吗?
百姓丁:(搀扶老人上)
沈周:(赶去搀扶老人)啊,是赵老丈。是,我回来了。
老人:太好了太好了……
郭琮:看来你还挺讨人喜欢的。
老人:多亏了沈粮长没有强征粮食,我家那小孙女才能活下来啊……
妇人:(抱婴儿左上)多谢沈粮长。
百姓甲乙丙:对啊右啊,要不是沈粮长,我们早就被饿死了。
沈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郭琮:怎么这些人都跟你一样,满口谢谢谢谢的。
沈周:我没事,大家也不用再如此关心我了。沈某现在还有事在身,就不多留了。
百姓甲乙丙丁、老人、妇人:沈粮长慢行啊。
(关灯)
(百姓甲乙丙丁、老人、妇人下。)
人物:
沈周,
郭琮
场景:远离村庄的绿水青山间
第二幕
(二人并肩,缓缓行走)
(背景缓慢变化)
郭琮:哎,刚才那架势,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是什么“行者”、“少年”、“老人”,他们一起……做什么来着?
沈周:可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郭琮:(忍笑)不是这个,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注释该句出自汉乐府《陌上桑》。描述了众人见到美女罗敷的美貌时的痴态。)
沈周:这……好友莫要玩笑……
郭琮:哈哈哈哈哈……不逗你了,我想说的其实就是宋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你们还真是挺像啊。
沈周:欧阳公治理有道,他所治理的滁州井井有条。而长洲,却连朝廷赋税都交不起。沈某怎能与欧阳公相比?这真是折煞我了。
(注释长洲:长洲县是历史上江苏省苏州地区的一个县。)
郭琮:这也不能全怪你呀,这几年天灾繁多,连年饥荒,连两畿都快吃不上饭了。这我才逃回老家,没想到苏州也是如此,唉……
沈周:为了补上赋税,我夫人连自己的首饰都变卖了,唉,夫人……
郭琮:你还有夫人!我原来的亲家见我经商,觉得我毫无前途,就把我未过门的娘子又许配给了吏部郎中!
沈周:这、这也太过分了。商人也未必没有前途、不能成事啊。郭兄你不是也能大手一挥拿出五百石替我解围吗?在财力上,你可是比许多官员都要富足的呀。
郭琮:唉,可是我那原来的岳丈就是老古板,觉得做官才是正途。哎,对了,启南你在当粮长之前是做什么的来着?
沈周:我……我只是一普通农人,平素躬耕陇亩,闲来吟诗作画。
郭琮:作画?我只知道你会写诗,还不知道你会作画。也是,我们都多长时间没见了,想来已有十四、五年了吧。
沈周:我正巧是在郭兄你离开后才跟随伯父开始学习绘画的。说来惭愧,现在还无甚成就,只是兴之所至随笔几张,聊以自娱罢了。
郭琮:哦?就知道你沈大才子是在谦虚,我在京城的时候也收集了几张名家画作,像什么董北苑的《夏景山口待渡图》,赵松雪的《鹊华秋色图》,巨然和尚的《万壑松风图》……我都带到这儿来了,启南若是不嫌弃,晚些时候我们共赏如何?
(注释《夏景山口待渡图》是五代南唐时期画家董源创作的绢本淡设色画作。董源,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开山鼻祖。擅于山水画,兼工人物、禽兽。南唐时期,曾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
(注释《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元贞元年回到故乡浙江为好友周密所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赵孟頫,号松雪道人,宋末元初绘画大师。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
(注释《万壑松风图》是五代时期画家巨然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描绘了中国江南山水的雄浑景色,巨然,又称巨然和尚,五代绘画大师,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
沈周:(激动)什么!董源、巨然、赵孟頫的绝世画作……我居然有一天也能亲眼观摩!
沈周:(用力拥抱住郭琮)郭兄,你的大恩大德沈某无以为报啊!
(背景变幻:溪流潺潺,苍松青翠。篷船停泊,两人对坐。)
郭琮:哎哎哎,你刚刚不是还说要结草衔环,现在怎么就不报了……
郭琮:一时不察,咱们这是走到哪了啊……怎么越来越荒僻了——启南你快看,前面有条小船,好像还有两个人!(手勉强指向前方)
沈周:(松开郭琮)咳咳……我刚刚太激动了,还请郭兄莫要怪罪啊。
沈周:(顺着郭琮指的方向望去)确有两人,想来可能是隐逸山野之士。咱们还是自寻出路,不要去打扰人家了。
郭琮:也是,说不定人家还嫌咱们烦呢。走吧走吧。
人物:
沈周
,
郭琮
,
隐士“石”
,
隐士“田”
场景:山林间,小溪旁
道具:酒壶,杯子
第三幕
(黑)
(隐士石、隐士田上。居于舞台后方,对坐饮酒。)
(片刻后,亮)
郭琮:怎么回事,我记得咱们明明就一直在向前走啊,现在向后走,怎么又回不去了?
沈周:对啊,我也记得是这样。会不会是因为我们之前相谈甚欢,记错了路线?
郭琮:真是奇了怪了……
沈周:现在又绕回原来的地方了。咦?那两位隐士居然还在。为今之计,不如去问问他们吧。
郭琮:你还就真确定他们是隐士了?他们要是什么强盗土匪可怎么办?
沈周:(坚定)不会的。对他们,我有一种信任的感觉……相信我吧,郭兄。
郭琮:你啊你,我就信你这一回。如果他们心怀不轨,可别指望我会再救你。
沈周:(笑)
(沈、郭二人走近,沈前郭后)
郭琮:(戒备)
沈周:在下沈周,字启南,冒昧打扰……
隐士田:江上青山山上泉,酌泉烹茗白云间。长官不扰民无讼,共喜登临一日闲。
隐士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位,请坐吧。
(沈、郭二人对视一眼。)
隐士田: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从教二轮,来往如梭。
沈周:哈,也是,既然有缘至此,何不痛饮一回!
(沈周坐下)
(隐士田为沈周倒酒)
沈周:(端起酒杯)郭兄,来,我们共饮此杯!
郭琮:你呀你!
郭琮:(小声,咬牙切齿)你能不能小心点!
隐士石:哈哈哈……原来如此。
(隐士石高高拿起酒壶,仰头让酒流入嘴中。)
(隐士田拿过沈周手中的酒杯喝了一口后又将酒杯塞回沈周手中。)
隐士田:哈哈哈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郭琮:(仍有怀疑,小心坐在沈周旁边)
沈周:不知二位尊姓大名?
隐士石、隐士田:(共同)名姓不足道。
隐士田:今遇二位,真乃缘分也!
隐士田:(喝酒)只在此山中,心远地自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作当世陶元亮,岂不美哉?
隐士田:避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江南随处好,何必客远行?作当世王元章,岂不乐哉?
(注释王冕,字元章,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早年拒绝为官,而后四处游历,最终归隐田园。)
沈周:哈哈哈哈哈哈……说得好啊,说得好啊!
沈周:(喝酒)真是好酒!我已经很久没这样痛饮过啦。
隐士石:哦?这是为何?
沈周:正是因为我当了那粮长……唉,我虽担负着督收解运税粮的职责,但是天灾不断,长洲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更谈不上缴纳赋税了。我又如何能强征呢?终日忧愁,饮食无味啊。
隐士田:哦,于是你宁愿自己下狱,也要保百姓生机。真是好官啊。
沈周:原来阁下认识我吗?
隐士田:哈哈哈哈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隐士石:看你如此,也是有爱民之心,是个为官的好苗子。苏州知府汪浒举荐你,你为何不去呢?
沈周:这……此等大事,怎能轻易决断?我略通筮卜之术,当时为自己起了一卦,——是遁卦,“九五,嘉顿,贞吉”。这正是上天让我隐遁啊。
隐士石:哈哈哈哈……岂不知,事在人为?
隐士石:启南,这我可要劝劝你了,你还是趁早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吧。当今圣上励精图治,除阉*,用贤才,*局一新,蒸蒸日上。此时不为官,更待何时啊?
隐士石:百姓爱戴,造福乡里,难道不好吗?
郭琮:升官加爵,光耀门楣,难道不好吗?
隐士石: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注释这几句出自三国时期曹丕的《大墙上蒿行》,《大墙上蒿行》是一篇劝说隐士出山做官的诗。)
沈周:我、我……
隐士田:哎——如果当官真的想你所说的一样好,那兄台自己为何不去?
隐士石:非我之志!非我之志啊!
郭琮:我?我考不上啊!
隐士石、田:(共同)哈哈哈哈哈哈……
隐士石、田:(共同)来!喝酒,喝酒!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郭琮:对!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咱们不醉不归!
(四人共同举杯)
(黑,只留四人影子)
(四人谈笑饮酒,进行行酒令、罚酒等游戏……)
沈周:(醉倒、趴在桌子上)我到底……该怎样做……
沈周:(醉倒、趴在桌子上)夫人……夫人……
(黑,只给陈打光)
(陈慧庄从右上)
陈慧庄:(手拿画轴,展开画轴细看)夫君的画作越来越好了……
陈慧庄:(叹)真希望我们能归隐田园,再不理世俗纷乱……
(黑,四人影子)
(沈周,郭琮醉倒,伏在桌上)
隐士石:沈公子,你真的没有想好吗?
隐士田:如今我们出现在这里,不正是沈公子的选择吗?
隐士石、田:(共同)天地一痴仙,写画题诗不换钱。画债诗逋忙到老,堪怜!白做人情白结缘。无兴最今年,浪拍茅堂水浸田。笔砚只宜收拾起,休言!但说移家上钓船。
隐士石:吾名“石”。
隐士田:吾名“田”。
(注释该词为沈周所作的《南乡子·遣兴》,此词用略带调侃的语句写下了自己为画债所忙碌的生活,却满怀快意。)
尾声
旁白:
年,沈周摆脱粮长一职。从此专心作画写诗,乐得自在,自号——石田。他也曾重回故地,欲探求两位隐士的踪迹,但再也未能得见那日的浮云青山、蓬船隐者。而后,《云际停图》完成——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至少,沈周找到了自己的路。
-终-
附:云际停舟图-明-沈周
文字/张菀芮
排版/张晓涵
审核/黎玥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