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该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家长咨询9岁男孩胆小不自信怎么办
TUhjnbcbe - 2021/8/18 13:46:00
彭洋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9.html

家长问:

孩子9岁,男孩,三年级,胆小不自信。老师给一个小组布置的作业,如做ppt,小组每个成员都做,他做的最好。小组就选他的上台演示,是一名女同学上去讲解,老师会表扬这位女同学,说她做的好,几次以后,打击了儿子积极性。我说:老师表扬的时候,你怎么不举手说,是你做的?儿子说:他不敢。

对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加以分析,首先要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关于孩子胆小和不自信,其性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对自己要求高,追求完美

PPT是他做的,照理说他应该是最适合讲解的。但他不讲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PPT做得不够好,还存在很多问题,他没有底气,就会显得不自信,就不敢讲。但实际上,和他人比起来,他已经是最好的啦。这就是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只能选他的作品,但却让另外一个人(那位女同学)去讲解。

当那位女同学被表扬时,他首先的想的不是“这个PPT是我做的”,而是会想“我不如她,我没她会讲。”这又是追求完美的另一种表现。所谓“追求完美”就是要求自己处处都要比别人强,如果有哪一方面不如别人,就会自责。他往往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优点、自己短处,而自己的长处往往看不到。

是什么原因导致“追求完美”呢?是环境所致。这就是胆小不自信性格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要求严格,缺少鼓励的成长环境

小时候,他曾经有过做得很棒的事情,但。家长想让他不断进步,不但不给予表扬,反倒指责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他不得不继续努力去完善,久而久之,做任何事情都会去“追求完善”,而且有一点点的疏忽就会深深自责。要知道“追求完美”是没有止境的,这样的话,他永远看不到终点,也就无法体验成功。但成功感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没有成功的体验,何来自信呢?

胆小,也源自自信心不足,因为不自信,所以不敢。

当然,有些孩子的不自信,不是环境所致,而是天生的,比如敏感。这就是第三个原因。

敏感的个性

如果您有一个敏感的孩子,他就是上天赐予您的礼物,正因为他的敏感,他才会比其他人更纤细敏锐,对感情、对社会、对人生、对这世上的一切,都是如此。所以,他能更加敏锐地观察和描绘世间的万事万物,徐志摩、张爱玲、雪莱、济慈、海子、顾城、三毛……这些著名的作家诗人都是天生敏感。

但也正因为他的敏感,让家长操更多的心。他的敏感使他无论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场合,都会特别的在意别人说的话、态度甚至眼神。也许这些不是特别针对他甚至无他毫不相关,他也会联想到是在评价自己。我们知道,自信心的建立与自我评价有关,自我评价低就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如果总是认为别人在评价自己,自我评价自然会降低,就会越来越不自信。

您的叙述中没有涉及到敏感方面的表现,需要您对照以上的描述作个判断。如果是天生敏感,需要您付出更多的心力和耐心,千万不会给这样的孩子太大的压力,他们最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宽松、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环境。

下面针对1、2两个原因,提出如下建议,供您参考:

跟孩子交流的时候,用正面、表扬的语气,而不要用责怪的语气

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说话的方式:

第一种是:“老师表扬的时候,你怎么不举手说,是你做的。”

第二种是:“老师表扬那个女同学讲得好,那是因为你的PPT做得好,她才讲得好呢。”

第一种是在责怪他“不举手”;而第二种是在表扬他做的PPT做得好,那个女同学被表扬有他的功劳。至于,他没有举手告诉老师这件事情,他已经够难过的啦,否则他干嘛跟您说呢?当然,他是因为胆小才没说的,他的胆小需要加强自信心来克服,怎么加强呢?

让他明白“人无完人”,并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长处

不妨就让他与那位女同学作个比较,通过这个比较,他就能明白这个最为浅显的道理“人无完人”。他之所以看不到这点,是因为长期的习惯让他迷失在“找自己的不是并不断完善”的无尽路上。比较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长处的过程。《乐桃桃玩穿越》之《我们都很棒》正好讲的就是这种情绪引导。虽然对于9岁的孩子来说,故事会略显简单,但对于您孩子的这个情况,相信这个故事情节能引起他的共鸣,并在第一人称的“情绪体验”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上述的道理。

创造一个鼓励的、正能量的家庭环境

这点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点。对孩子有要求没错,我们可以试着把要求放低一点,让孩子体验一下什么是成功,其实孩子的PPT被小组选为最好的,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不必纠结于被不被老师表扬,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总得有一个人“认识金子”吧,那么,家长就是这个“识金者”。

发现他的特长,并创造机会让他展现出来

成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是树立自信心更大的动力。而这个过程,有时候会比较漫长。有时候,家长费心费力为孩子准备好了,孩子会因为不自信、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而放弃,那么,不要强迫他,更不要埋怨他。只要家长不放弃,下次再来,等到他觉得自己准备好了,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和勇气,只要他迈出这一步,在众人面前展现了,不管成功与失败,家长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

要知道,很多在某个领域的最大成者,都会这样,比如世界最伟大的男高音帕瓦罗蒂,在演出前必须找到一个钉子,才有勇气上台表演;足球明星罗伯特.巴乔,每次上场前都要祈祷。

再说一个我们身边的普遍人吧,一位已参加工作的大姐姐,她以前也很胆小,一上台讲话,就脸红,口齿不清,紧张,哆嗦。但现在这些都克服了。现在,她经常代表公司对外宣讲,这是在大学四年里培养起来的,因为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如果不克服这个问题的话,自己就业、在公司工作都会有很大影响,正因为内心有强烈的要求,她勇敢地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置于公众的目光之下,虽然第一次声音发抖、手也在颤抖,但她把该说的话说完了;第二次,手不抖了,声音还在抖;有什么关系呢?不是一次比一次强吗?而现在,即使有人拿出当年的录像给大家看,她也会一笑置之,因为,这些正好证明:她什么都能克服,她是勇者。

本文已纳入作者的专著《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天猫、京东、当当网可购。

来源:儿童心理成长

50个家庭的育儿难题

方方面面启发你

本号创建人刘鸿雁的新书《管束与放手之间——来自50个中国家庭的育儿难题》从其多咨询案例中精选而出。

本书从“管束与放手的拿捏”这一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入手,就“物权意识的建立”、“读懂孩子的天性”、“赏识教育与行为规范”和“高质量的陪伴”四个方面解读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育儿难题。

点击这里详细了解此书

(购书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咨询9岁男孩胆小不自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