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该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胃胀,伴随口苦口臭萎缩性胃炎胆小
TUhjnbcbe - 2021/7/22 1:44:00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胃胀那些事儿,先给出一个案例:

脉濡滑细,舌淡红,苔薄白*腻。

不怕冷,胃胀一年,吃凉皮后胃胀。饥饱都会疼。晨起口苦,口臭。口不干。

不反酸不烧心。不能吃凉的,不能过热。

不恶心。萎缩性胃炎。原先经常眩晕。现在很少发作。

精神还好。大便通畅。小便利。胆小易惊。有更年期潮热。坤宝丸服用后好转。

从她的症状中我们看的出来,胃胀本是常见病,但往往有诸多症状伴随,比如口苦口臭,反酸烧心,恶心打嗝嗳气等证。改善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先看看单纯的胃胀,在中医上是怎么改善的:

、寒食伤胃

表现为胃脘暴痛且胀,痛势较急,胃中似冰,泛吐清水,得温则舒,舌苔白滑,脉弦迟。

治则当以温胃散寒理气为法,可选食附理中汤加味。香附、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参、白术、茯苓甘温益脾,藿香、砂仕、厚朴、苍术、陈皮、草寇等芳香化浊,醒脾消痞满,神曲消食积,木香调理气滞,全方具有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之功。

2、肝胃不和

表现为胃脘胀满,气逆攻痛连胁,嗳气频频,得气则舒,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舒肝理气和胃降降,方选加味逍遥散。

3、肝郁胃热

表现为胃痛时轻时重,胃脘部灼热,嘈杂泛酸,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纳差、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治则泄肝清热和胃,方加味化肝煎。

4、脾虚胃寒

表现为胃中隐隐作痛纳食不化、上腹饱闷,不思食,恶冷喜热饮,得温痛缓时呕吐清水,小便清利,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脉细缓。

治则:益气温中,散寒和胃,方选香砂理中汤加味。

5、气滞血瘀

表现为痛而有定处,如针刺,胃脘饱闷似有物顶住之感,舌质青紫,脉细涩。

当以理气化瘀止痛。方选金铃子散合膈下逐瘀汤。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胃胀,可以对照着上面5种,但是实际上,现代人的兼证是很多的。

胃胀,伴随口苦口臭、萎缩性胃炎、胆小易惊,潮热,咋办?

这个问题,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例,针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他的胃胀是吃凉后胃胀,饥饱都会疼,显然属于脾虚,晨起口苦口臭乃是郁热所致,所以改善需要温运脾阳,消除郁热。

但他还有胆小易惊,则是心胆气虚,需要宁心定志。潮热时作,则是虚热,改善上需要,潜降虚热。

总的来说,他是脾虚气滞郁热,改善上要健脾理气清散郁热,具体组成:

制半夏、干姜、*连、*芩、*参、苏梗、桂枝、炒白芍、厚朴、煅龙骨、煅牡蛎、柴胡、生姜、大枣。

虽然这个方法,可以让诸证减轻,但这类病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坚持巩固方能长治久安。

感悟

经常会遇到很多人问:有药方,没有药量,有啥用?

这里并非是藏拙,因为中医看病,需要详细辨证论治,为防止盲目滥用,伤及他人健康,所以所有的文章,都不发布剂量。专业医师都懂得剂量,外行的人也无需了解剂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你的脚上有个穴位可以养脾救命?中医:阳气少了,汗就多了!一个小方子,补阳+止汗,送给有缘人中医:下肢水肿、湿气过重,张仲景的药方可调理脾胃、从根部祛湿健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胃胀,伴随口苦口臭萎缩性胃炎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