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该怎么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三岁之内孩子打人该怎么办
TUhjnbcbe - 2021/7/17 18:54:00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
  宝宝为什么“爱打人”?


  3岁前的宝宝语言表达还不成熟,当他们想要表达却无法很好表达自己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使用他们更熟悉的方式,就是身体,于是就会出现我们大人眼中所谓的“暴力行为”-比如打人、踢、咬等等。所以,从孩子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打人行为是非常正常的,关键在于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引导。


  我举得1岁以后宝宝需要一个娃娃,平时在玩的时候,父母需要有意识地教宝宝如何正确地表达友好。比如,我经常会教沐沐去抱抱娃娃,教她去亲娃娃,她要摸娃娃时,我会边示范给她看,边说,“轻轻的,温柔的”。平时见到朋友来我家玩,我会教沐沐挥手说,嗨,来打招呼。这些示范其实就是在教宝宝,当她们语言还不完善,但他们想表达的时候,怎样的动作才是正确的。


  当宝宝出现了打人,不管是打家庭成员还是其他宝宝。首先,最关键的是,父母需要及时干预,千万不要一笑了之。父母的干预行为本身就是在告诉宝宝,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被允许的。如果我们不及时干预,其实就是在默许宝宝这样的行为。但如何干预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毕竟这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1、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很多宝宝打了家庭成员,有时候父母或者长辈会顺势和孩子继续打闹,“呀,你敢打妈妈,小坏蛋!”通常都是带着开玩笑的语气,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这样的表现,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自己“打人”的行为原来是可以得到
  另一种家长会是另外一种极端,一看到孩子打人,就觉得特别气愤,于是也会打他,或者教训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惩罚让孩子记住不可以打人。但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这样的行为有点高估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还不能明白“惩罚”的意思,相反,我们父母的行为本身在给他们进行一个错误的示范,让孩子学会了“原来就是可以打人的,因为爸爸妈妈也是这么做的。”


  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马上把宝宝移到一旁,用平静并且坚定的语言,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说,“不打人,打人会让他人受伤”,来进行制止。这里最关键的是要让宝宝可以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样才能认真听我们说话。

2、帮助孩子进行情绪梳理


  制止后,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宝宝已经很生气,这时,父母可以抓住宝宝的手,继续和孩子说,“不打人,不打人!”。先让孩子平静下来,然后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说出感受(如果是大点的孩子可以询问她的感受),“你很生气对吗?非常生气,这么大的生气!”,边说可以边比划个西瓜样子,对于小宝宝来说,生气程度用大小来表示更加直观。这个行为其实是在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慢慢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是什么。只有先明白了情绪,才能再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如果宝宝没有生气,只是在表达友好却下手过重的话,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你是希望乐乐和你一起玩对吗?你可以这样告诉她。”然后示范给宝宝看,比如我家是边挥手边说嗨。这个行为是在认可宝宝所谓的“打人”其实是在表达,只是我们需要告诉他们如何用正确的语言或者动作表达。


  如果进行了情绪梳理后,孩子还继续有打人的意向,那就可以说,“如果你继续打人,我只能让你去其他地方玩了。”这是很清晰地和孩子表达了,对于不被鼓励的行为,他是需要负责后果的。


  3、重视道歉的过程


  这是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会容易忽略的。面对孩子打人,我最
  我通常等沐沐平静下来后,我就会对她说,你看,乐乐被你打痛了,我们可以去说对不起嘛?这是陈述事实,然后我会把焦点转移到她的行为对对方形成的后果-“你看乐乐,他很难过,因为你打他了。我们该怎么做让他开心起来呢?”然后,我会和沐沐一起去和那个孩子握手或者拥抱,然后我帮助沐沐说,对不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强化如何表达友好。


  “打人”是很多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父母引导得当,孩子的行为会控制,而且还会教会孩子如何和人友好,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处理这个情况本身也是父母的情绪修炼,不是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岁之内孩子打人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