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家讲:火有七说
一起来学习知识吧!
“上火”,似乎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能听得懂的民间俗语,它既不是某种病的名字,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学术语,而是一个很泛的统称。脸上起痘,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这些“火”在身体里烧着,还真的挺难受。其实,上火的原因非常复杂,大概分为七类,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去火方法。
上火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眼睛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西医认为多与病菌或病*感染有关,所以治疗上要用抗生素;而口舌生疮则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应该补维生素。中医的火则有好坏两种,对人有用的叫“少(shao)火”,俗语常说的“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就是这种火,它体现了人体新陈代谢的力量;对人有害的叫“壮火”,也就是病理之火,会消耗人体的能量,使人生病。人们平时说的“上火”多指后者,大概分为七种类型。
?君火里,经常看到病人口舌生疮、舌尖红、尿*、味重,这个我们就称为心火旺、心热,这就是君火的意思。?相火里,肝火,小孩一生下来肝常有余,所以肝火就相对来说旺一些。肝火旺特点:眼睛干涩、怕光、有眼屎,肝火一旺,孩子就脾气大、甚至眼睛红、孩子头部不舒服、怒气而生、头疼口苦、眼睛发胀。肺火,肺火一旺,怎么办?既有清肺热也有润肺的作用。脾火,就是我们讲的心脾积热,小孩嘴巴味道重、口臭,流线状的口水。
虚火,肾阴不足,肾阴虚引起的虚火上炎。
还有一种火来源于六腑,就是我们讲的胆腑郁热。往往会表现出来早晨口苦、没有味道、不想吃饭,甚至胆气上逆,还会打饱嗝。
膀胱有热,往往表现出尿*、甚至尿不清这都是起于膀胱的火。
???五脏之火再加胆腑、膀胱,就认为火有七个方面,所以在临床上也经常给学员给妈妈讲。小孩到冬天,我们经常把这些事情做好。比如膀胱郁热和胆腑郁热,把膀胱经、胆经经常往下推一推,把产生这两个火的根源切断一下。另外到冬天阴不足、虚火容易上炎,所以适当的喝一点麦冬水或麦冬老鸭汤都是防止虚火上炎的一个有效办法!期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