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包火”的典型症状,就是受凉风寒和“热气上火”的结合。
既有恶寒,体痛,咳嗽,鼻塞等表寒现象,又有口干渴、咽喉干痛、咳嗽少痰、小便短赤、舌红苔*、大便干燥等里热现象。
“寒包火”形成的原因01
平时吃的比较好
冬天人的胃口大开,就想吃点能量高的食物来补身体,冬天时这种“内火”出现的比较频繁。
爱吃肉的人吃太多了,身体里容易形成积热。酒是大热之品,爱喝酒的人很容易产生内火。
02
冬季空调的使用
天冷空调暖气开着,使空气比较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出现上火的症状。
03
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会导致气郁,气郁到一定程度就会化火,这里的火是心火和肝火。
04
天气降温
以上3条讲了内火从哪里来,如果这时候刚好大降温,你受了风寒,就会出现外寒内热的情况,也就是“寒包火”。
内热的人易患寒包火型感冒01
肝火旺
肝火旺的表现:性急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胸肋疼痛、眼睛干痒、眩晕头痛。
对照以上内容自测,如果发现肝火旺的表现个数≥3个,说明存在肝火旺,一旦感冒容易转化为寒包火型感冒。
02
胃火旺
胃火旺的表现:牙龈肿痛、口渴、口臭、大便干燥、多食易饥。
对照以上内容自测,如果发现胃火旺的表现个数≥3个,说明存在胃火旺,若一旦感冒容易转化为寒包火型感冒。
03
肝火旺+胃火旺
既有肝火又有胃火,一旦感冒容易转化为寒包火型感冒。
“寒包火”感冒该如何化解?01
外寒+实火
调理思路:表里双解,散外寒,清里热。
散外寒:紫苏叶、防风、荆芥。
清里热:连翘、双花、蒲公英、地丁。
02
外寒+虚热
调理思路:散外寒,滋阴补充津液。
虚热是体内津液匮乏导致的,要么因为不适应秋冬干燥的气候,要么不久前才高烧久病过。调理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补充津液。
推荐一款食疗方:三豆乌梅白糖汤。
原料:*豆、绿豆、黑豆、乌梅5~6颗、白糖。
锅中放入*豆、绿豆和黑豆,加适量清水,再放入乌梅,大火烧开,转小火煮至豆子软烂,放入白糖煮化即可服用。
感冒了一定不能随便吃药,一定要先学会辨证,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扫码加慈脉中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