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学前班将陆续全部取消
很多省市也已经陆续发布通知,将会逐渐全面取消学前班,尽可能的缓解孩子们的压力,还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简单来说,孩子们在上完幼儿园之后,就可以直接上小学,而不用家长们再去纠结,要不要不上大班去上学前班?
为什么教育部要提出全面取消学前班?
其实取消学前班是教育部考虑已久的问题,主要出于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现在绝大多数学前班的内容并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前的教授内容并不合理,不符合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学前班的本意是让孩子从幼儿园的状态向习惯小学学习生活过度。
但当下几乎所有的学前班都把重点放在了教授知识上面。甚至很多学前教授的内容就是一年级的知识,这种学前班根本起不到过渡作用,只是硬生生的把小学课程提前了。
第二个:学前班的作用大不如前。
以前学前班的主要是在一些没有幼儿园地区设立的,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有个过度,提前熟悉一下小学生活。
随着幼儿园的大面积普及,加上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丰富,学前班的实际作用根本不大。
第三个:学前教育的真正精髓在于启蒙教育。
孩子的学前年龄正是大脑的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做好启蒙开发,之后再想进行教育很可能会更耗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这个阶段应该按照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做好启蒙教育,而不是提前进入小学系统的教育模式,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天赋。所以学前班确实应该取消。
取消了学前班,孩子入学之前家长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的家庭教育呢?
作为家长,我们确实应该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衔接的家庭教育工作,只不过侧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习惯准备: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A、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能独立穿衣洗漱,整理文具盒书包;能自己独立吃饭不挑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激发孩子热爱阅读,认真倾听,勇敢提问,每天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能力准备,提升孩子个人能力
A、专注力:宁愿孩子专注10分钟,也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时,家长首先做事情要专心,坚持要与孩子共同专心做一件事情创设安静环境,避免新奇东西干扰。
B、记忆力:记忆又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和意义记忆(理解后记忆),要引导孩子联想记忆,理解记忆,靠方法记忆
C、观察力:能落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发现事物间的区别、现象变化并带着问题去观察。
兴趣的激发:
愿望和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树立孩子自信心,多鼓励与认可孩子,让孩子产生内驱力;
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家长们既需要态度积极
更需要讲究策略
超前学习的优势是一时的
对孩子的危害却是长期的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建构孩子入小学前的必备能力
认真培养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双向衔接
才是最科学的衔接
凝爱教育:入学准备--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科学入学准备家庭教育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