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体长期容易口臭、脸上起痘,背部长疮,皮肤易长湿疹,体味会比较大或有腋臭,女性或伴有白带异常,颜色*,下阴瘙痒,男性有时出现阴囊潮湿等现象,可能属于湿热体质,想要解决上述烦恼,就得根据“湿热”体质来保健调理。
形成湿热体质的原因,多是先天禀赋不足,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日久化热,或长期情绪压抑心情不好、吸烟喝酒,经常吃辛辣、肥甘、油腻食品,或胡乱进补等。
怎样自我判断呢?
1.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指脸上或鼻子)2.您有皮肤湿疹、疮疖吗?
3.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指口苦或口臭)
4.您有大便黏滞不爽、解不尽的感觉吗?(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
5.您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吗?
6.您白带颜色发*吗?(女士回答)
7.您的阴囊部位潮湿吗?(男士回答)
8.自我观察舌头是舌红苔*厚吗?
根据自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上问题,如果回答有3点是经常出现的话,您可能是湿热体质了。
调理方法
1.起居
居室宜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居处潮湿,高温,可在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改善湿、热的环境。选择款式宽松,透气性好的天然棉、麻、丝质服装。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积聚。
2.饮食
宜选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食物,如绿豆(芽)、绿茶、芥菜、*瓜、苦瓜、西瓜、冬瓜、薏米、赤小豆、马齿苋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参考食疗方:
(1)苦瓜赤小豆瘦肉汤:苦瓜、赤小豆、瘦肉、陈皮、生姜,具有清热利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
(2)绿豆薏米粥:薏米、绿豆,具有清热利湿解*的功效,适合湿热体质易长疮疖者食用。
(3)中成药可试用热淋清颗粒。
食疗期间如有出现其他不适,可咨询中医生。
3.运动
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宜做中长跑、游泳、各种球类、武术等强度较大的锻炼,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也可做八段锦,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将“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每日1遍。
4.穴位保健
(1)选穴:支沟(双)、阴陵泉(双)。
(2)定位: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凹陷处。
(3)操作:用拇指指腹着力于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阴陵泉还可以选择刮痧,先涂刮痧油,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在穴位区域从上往下刮,以皮肤潮红或出痧点为度。
医生简介蒲应炎
南海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科长、主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潘佩光教授学习各种体质保健,师从名中医潘奔前教授学习中医内科治疗,擅长中医孕前、儿童体质保健、食疗养生、穴位保健、中医消化内科相关疾病、失眠、儿童厌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健康教育等,发表论文多篇,参加省、市级课题多项。。
开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佛山市青年健康科普讲师团成员
南海区妇联融爱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年度家庭保健类优秀讲师)
供稿:健康教育科蒲应炎
编辑:健康教育科张青
责任编辑:健康教育科蒲应炎
扫一扫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