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逐渐升温,关于幼升小的讨论开始热闹起来。这段时间,叮咚老师收到的家长求助电话,以及家长收到的各类培训机构的衔接课程推荐电话也多起来,网络上各种建议多如牛毛。面对如此纷杂的情况,年轻的爸爸妈妈该怎么做?作为二十多年教龄的叮咚老师给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关于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
新一年级的孩子,需要做好语文和数学的两方面准备为最重要。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适用。
对于即将升入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比写字更重要。识字与写字是两个范畴,识字就是知道这个字读什么,遇到了能认得出读得出来。写字则需要达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要求,即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身边随处可见的机会,比如电视里广告上出现的字、路牌上出现的字、街边店招上的字、绘本上出现的字等等形式,让孩子多多认识,尽量多的认识。进入小学以后,教学速度是非常快的,多认识字,有助于孩子理解书本内容,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其次是拼音。很多家长在问,拼音要不要提前学?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要学。拼音是小学低年级孩子阅读的拐杖。一年级上学校教学拼音的速度是非常快得,根本来不及让孩子从零开始。如果孩子还没有学过拼音,建议找有口碑的机构,找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认认真真地学起来。拼音这东西,如果一开始的教学没有到位,孩子没学好,后来的纠正特别麻烦。
再是数学方面。数学包含算数与数理。算术方面,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完成二十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做到较熟练计算,但不一定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算理,这是比较专业的知识,还是留给一年级老师去完成比较好。有了计算的基础,孩子们在进入小学的一块绊脚石就搬掉了。另外,多与少、大与小、高与矮、长与短的概念孩子应该要有。基本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要认识。如果这方面没有做到,要利用开学前的时间补起来。
02关于心理疏导方面的准备
家长们经常要告诉孩子,你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已经长大了。多说鼓励的话,多告诉孩子在小学里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让孩子对上小学生活充满期待。有空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小学里看一看,让孩子提前感受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小学的哥哥姐姐们,可以鼓励孩子说“你很快也会像哥哥姐姐一样,到小学了学习很多知识,像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避免消极暗示,比如说“上了小学你就不能玩了”“上了小学你要做很多作业,会很辛苦”……都会让孩子对上小学产生抵触心理。
通过各种有仪式感的行为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比如说,举行一个家庭的授书包仪式,为孩子的新起点祝福。在家里单独布置一个房间或一个地方让孩子入学后学习用,并告诉孩子,这是你进入小学后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
03关于生活习惯改变的准备
小学里的作息时间与生活方式跟幼儿园完全不同,一节课40分钟,没有午睡时间,需要自己用餐等等。幼升小的孩子一般都在7、8岁左右,这个时候应该会独立吃饭,自己会倒水或者上厕所,会整理自己的东西。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遵守学校常规;文明礼貌;物品放置顺序化、固定化、用完即归。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而低年级的学习习惯往往是从孩子的生活习惯迁移而来的,所以好多学习习惯是入学前就开始训练准备起来的。
幼升小,给位爸爸妈妈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可以留言沟通哦!
单选
幼升小,有没有必要上衔接班?
有没有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