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妈照顾我侄子的时候老说:“宝宝上火了,得抓紧降降火,要不然宝宝会很容易生病。”我心想上火有什么可怕的,喝点水不就好了吗。
上火就真的只是喝点水就会好吗?可能大人们想的有点简单了。大人跟宝宝是不一样的,至少体质是不一样的,大人也许喝点水或者是降火药就会好,而宝宝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上火可能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所以说父母必须重视宝宝上火。
宝宝上火的6大明显特征:
1、便秘
宝宝三个月以前,可能每天拉的次数会比较多,特别是喝母乳的宝宝,一天可能要拉4-10次。宝宝3个月以后可能拉的次数就会少一点,一天拉上一次或两次。
如果你的宝宝3天以上没拉,而且拉的时候表情痛苦,甚至带有哭闹,再或者拉的大便干硬,成颗粒状,就像羊的大便一样,这就是宝宝便秘了。
如果宝宝便秘不及时改善的话,很可能会降低宝宝的免疫力,还会让孩子对排便产生恐惧和抗拒,最终形成习惯性便秘。
2、小便黄
正常的小便颜色为透明或者是淡黄色澄清的液体,当然这跟宝宝的饮水量也有一定的关系,喝的水越多,可能小便的颜色更浅。相反如果宝宝的尿液发黄,而且小便次数少,那宝宝很可能是上火了,这时候要及时补充水分。
3、舌头生疮
如果你的宝宝突然不想吃饭,或者吃饭的时候哭闹,烦躁,那你就要考虑看看是不是宝宝舌头生疮了,这可能是宝宝上火引起的。
4、口臭
宝宝健康的时候,嘴里是没有任何异味的,有味道也只是淡淡的奶香味。如果某天你家宝宝嘴里有酸臭味了,那就有可能是宝宝上火了,是胃里引起的内火或者某种疾病的警示。
5、眼屎多且黄
健康的宝宝是没有眼屎的。宝宝一旦上火之后,眼屎就会变得很多,且眼屎的颜色发黄。有时候粘的眼睛根本就睁不开,这时候宝妈最好用湿布给宝宝捂一下,等眼屎软化后再擦,以免硬擦伤害到宝宝的眼睛和皮肤。
6、睡眠质量差
健康的宝宝睡眠质量是很好的,像大点的宝宝基本上一夜是不醒的。而上火的宝宝可能睡觉的时候不踏实,在床上翻来覆去,或者咬牙等,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质量,睡眠不好,宝宝白天也是没精神的。
这些上火信号你都学会了吗?
宝宝上火后,宝妈应该怎么办呢?
上火给宝宝带来的危害这么大,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下手给宝宝进行“降火”。
1、喂养方式作出调整
如果是混合喂养的宝妈,最好停一段时间的奶粉喂养,只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妈,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不吃辛辣且上火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且去火的食物,这样宝宝喝的母乳才放心。
如果是纯奶粉喂养的宝宝,最好在两餐奶之间加一次水,这样做可能会起到“降火”的作用。
2、饮食调整
如果宝宝开始吃辅食了,那辅食最好是清淡且好消化的,多吃一些去火的蔬菜或者水果等。
3、多喝水
喝水貌似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于上火的宝宝。充足的水分可以让宝宝多排便,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道,最终起到清除垃圾的功效。
4、休息好
有个健康的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贪睡,睡眠好,这对宝宝的健康是极其的重要,同样可以避免和改善宝宝的上火症状。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排便是为了促进新陈代谢,把多余的垃圾排除体外,所以宝宝一定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垃圾存储在体内,对宝宝的健康有好处。
宝宝上火,宝妈要重视,以免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