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开学季,迎新季的阶段,高校都会为新生准备很多东西,还会搭建一些“新景观”来迎接新生。学校欢迎新生的方式很感人,但有时候也要注意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红中的各种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迅速传播。一波又一波的时尚产品涌现,像一阵风吹遍校园,涉及到年轻的大学生。很多名校也陷入其中,但学生们都捂着眼睛表示拒绝。我们有审美,不接受母校变成这样。
“北大也沦陷了”,网红路牌入侵各大名校,学生“羞”到没眼看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潮流的缔造者和追随者。曾经网络上有什么网红的歌或者流行的热梗,校园总是第一个传播的地方。大家一直以为跟上潮流是好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的审美和兴趣确实在逐渐提高。
网红里有些东西太俗气了,很久都习惯不了。如果学校因为不知道学生的真实口味,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
本来是想讨好学生,结果却反遭冒犯了大学生们。最新的例子就是所谓的网红路牌。这几天旅游的朋友一定在各大景点看到过这样的牌子,上面写着我在xxx很想你。
但是这样的牌子早就烂大街了,也有一些非主流的意思,让大学生觉得接受不了。结果谁也没想到,开学回到学校,却发现这样一个网红的牌子,居然立在了原本古朴有文化的校园里。这让人怎么受得了?
先是浙大一学生抱怨,学校为了迎接新生,特意设置了网红打卡地点。可是,曾经的往事充满了乡土的味道,百年名校,文化底蕴这么深厚。为什么不想营销一些自己学校的特色呢?
然而,浙大并不是唯一沦陷的名校。然后人们发现,在中央美术学院居然也出了一个网红路牌。好家伙,这里大学生的审美也是艺术家级别的水平。这样的校园真的不会煞风景吗?
一个辣到眼睛的女同学甚至吐槽说,看到牌子的那一刻就想退学。艺术应该接地气,但不应该接地府。
最近连北大都沦陷了,有人在北大校内发现了这个路牌。隔壁的清华大学是不是也应该搞起来了呢?学生可能纷纷拒绝,但是很可惜的是众口难调,而且大学在迎新的时候往往需要宣传自己,需要高曝光率,这就需要网红打卡的魅力。
只是很多学校在做这样的设置和安排时,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总是走不到学生的心里。如果能花点时间去了解学生更喜欢什么不是更好吗?
也许学生喜欢的不是浮躁的网红和土味之风,而是每个学校真实的内涵和校风氛围。最近刚看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开学典礼,感觉很不错。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学校直接进行了最大的特色军训演练,学生们穿着整齐的军装,一个个迈着整齐的步伐,简直不知道自己有多酷。
这样做的成本可能不会太高,但又能显示学校的实力和特色,又能达到推广学校的目的,简直是一举无数得,各所大学都要快速学习。
名校要有自信,坚定地展示自己的魅力。不必过分迎合时尚潮流,而应该通过宣传向外界传递校园文化的深度和内涵。自信的态度可以让名校在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吸引更多有抱负的学生。
策划校园活动时,要以学生为核心。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偏好是创建成功活动的基础。通过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找出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这样有助于校园活动更贴近学生心理,增加吸引力和参与度。
校园文化和吸引人的活动并不矛盾。事实上,这两者可以以一种巧妙的方式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独特的宣传活动。比如可以选择一个与校园历史相关的主题,设计趣味性、教育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大学#或者通过结合当前热点话题,打造新颖有趣的主题活动,吸引青年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