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7%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总体看来,2013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分季度看,2013年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其中四季度环比增长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能耗强度看,全年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势平稳。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12月份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0.71%。
马建堂认为,2013年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下一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进步、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分析奢侈消费“低头”年末高端餐饮降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社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其中12月份同比名义增长13.6%,成为全年第二高增速。
业内认为,随着八项规定的深入落实,2013年高端消费在预期中出现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消费刚性依然存在,2014年消费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好于2013年。去年12月消费增速13.6%全年排名第二
201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纵观2013年的消费走势来看,在经历了1-2月份增速最低点12.3%之后,数月在13.3%的水平徘徊前行,一直到11月份创下了全年单月增速最高点13.7%。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截至10月末,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恢复增长至102.9的半年内新高。依据消费者信心指数领先于消费总额增速在两到三个月的历史经验看,12月消费同比增速将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消费势头不容小觑。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825亿元,同比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35亿元,增长14.8%。2013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18亿元,增长14.6%,较前者高出1.7个百分点。3-5年内奢侈品牌将迎来大规模衰退
随着严控“三公”消费、严禁使用私人会所、严禁高端消费等举措不断深入推进,曾经“趾高气扬”的高端消费低下了头,高端餐饮业首当其冲。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餐饮收入25392亿元,同比增长9.0%,但被视作高端餐饮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全年同比下降1.8%,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3.3%,较11月份同比下降1.1%,进一步扩大。
另外,奢侈品牌、高端白酒、虫草、艺术品等市场也同样遭遇了“冷待”。“以往每年会有很多企业来定制带有公司标识的茶具、装饰品等,但是今年的订单量明显减少了,而且不只是我们一家,行业普遍如此。”上海一家可高端定制的茶具公司销售人员对说。
据奢侈品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对4650名中国高资产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很多一线奢侈品牌已经被中国消费者抛弃。预测3-5年内,奢侈品核心消费者逃离将进一步严重影响边缘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奢侈品牌将迎来大规模衰退。2014年消费增速预计好于去年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第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收入感受指数为50.3%,较上季回升0.4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4.1%,较上季回升1.3个百分点。居民未来3个月购车意愿为15.3%,较上季上升1.2个百分点。
连平认为,未来经济转型重心在促进内需,特别是消费方面。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未来国内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目前国内利好消费增长的因素有:一是城镇化使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保障*策的完善将消除大量居民的后顾之忧。三是服务业的*策环境在改善,服务供给能力在扩张。四是2013年以来出台的促进信息消费等*策会逐步见效,预计2014年还会进一步加大促进消费的力度。总体上看,在消费刚性和“调结构、促内需”的*策推动下,2014年增速将高于2013年之上。据新华社相关我国城镇化率达53.73%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继续减少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相比上年继续减少。
统计显示,到2013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07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其中,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比上年减少1261万人。资料显示,2012年末,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为52.6%。
从年龄构成看,截至2013年末,我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2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6%;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7%。
从性别结构看,截至2013年末,我国男性人口69728万人,女性人口6634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0(以女性为100),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0。
2013年,我国就业总体平稳。截至去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8万人。
2013年,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8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5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12万人。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数据,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扣除价格因素,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
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00元。
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907元。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此间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去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高,原因首先在于农民工的务工收入增速较快,2013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609元,比上年增长13.9%;同时,这几年中央支农惠农*策的力度很大,2013年各级财*对农业的补贴约1700亿元,这使得去年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