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嫣陈科
在张家口冬奥村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有5组冰墩墩、雪容融。白天它们是吉祥物造型的玻璃指示牌,晚上它们则闪闪发光,而且照明用的是自己发的电。这就是“碲化镉发电玻璃指引路牌”。
普通的玻璃,涂抹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后,就变成可导电、可发电、可回收的半导体材料,从而变成“会发电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发电玻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发电密码”?2月15日笔者进行了探访。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发电玻璃绿色低碳路标。图片由成都中建材提供
碲化镉发电玻璃长啥样?
一块碲化镉发电玻璃,高1.6米、宽1.2米,基础款厚度仅7mm,可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不同尺寸、厚度、颜色、图案、可见光透过率的定制。
年,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在双流生产出世界第一块大面积(1.92平方米)碲化镉发电玻璃,使中国成为首个自主拥有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的国家;现在张家口赤城县建设了目前亚洲最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电站,装机容量达12兆瓦。
“去年12月27日,我们接到了要在冬奥村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作为绿色低碳路标的通知。”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冬奥村核心区域、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区域的5个点位,安装了冬奥主题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绿色低碳路标,整个项目提前三天完成了产品安装,提前两天完成了全部调试工作。
厂区里的冰墩墩发电玻璃。采访对象供图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总经理潘锦功介绍,这两块发电玻璃就像一个大的电池,通过白天光电转化产生电能,储存到旁边的蓄电池中,晚上提供照明需求。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在低温情况下不断发电。冬奥会上,以超其他技术8.8%的发电量,为冬奥场馆提供了电力支持。
国产碲化镉发电玻璃,低碳在哪儿?
“我们的材料都是从废渣废料里提取,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把矿山留给子孙后代。”潘锦功说,一块碲化镉发电玻璃只需要20g材料,平均每年发电度,能用至少50年。
相比其他技术,该技术碳排放量更低、发电量更多,并且可在数小时内生产出完整的组件,进行大规模生产。近年来,成都中建材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行业核心技术等方面不断突破创新,碲化镉发电玻璃实验室的转化效率已经达到20.24%,生产线转化效率达到16.18%。
潘锦功正在介绍透明发电玻璃。李若嫣摄
碲化镉发电玻璃目前已成功应用到国内多个项目,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张家口市民中心、攀枝花石墨碳工业园等。“5千瓦的装机容量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基本上可以满足一户家庭一年的能源需求,既能解决碳排放的问题,又可以额外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给使用客户带来额外收益。”潘锦功说。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碲化镉发电玻璃反射率低、没有光污染,不仅可应用于大型太阳能地面电站,还可完全替代传统建筑材料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不仅可以代替原有建筑材料,省去部分高能耗的传统建材,还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在乡村、城市、民生等方面都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有利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从而实现减碳目标。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