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该怎么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刚经有了此经等于有一座佛塔,邪魔非 [复制链接]

1#
金刚经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对《金刚经》生信,比布施身体的功德还大

下面,佛陀以比喻说明持诵《金刚经》的无量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在这个世界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上午以恒河沙等身体作布施,中午同样以恒河沙等身体作布施,下午仍以恒河沙等身体作布施,如此布施身体不仅仅是一天,而是无量百千万亿劫,其功德肯定非常大。但若有人听到《金刚经》后信心不退,功德已经超过了前者,何况是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功德就更无法衡量了。”

前面的布施财物,与此处的布施身体相比,功德相差成千上万倍。《大圆满前行》中讲过,布施身体是登地菩萨的境界,凡夫人不能直接行持,故其功德非常殊胜。且不说无数次布施身体,就算只有一两次,功德也是不可思议。但与法布施比起来,无数次施身的功德,还不及对空性法门生起一念信心的功德大。

听闻本经生起不退信心,功德尚且如是殊胜,那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讲解,就更不用说了。书写、受持等这些行为属于法布施,《优婆塞戒经》云:“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古代手抄经书的比较多,现在印刷业非常发达,不需要用手抄,印刷经典或结缘法本也是真正的法布施。

在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的功德最为殊胜,因此,书写、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若依此行持,我们不管遇到任何苦难,都能予以化解并遣除。甚至以前有个猎人,他只念过一遍本品的经文,堕入地狱后即免除重罪,只感受了一分痛苦。

唯有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才是本经所化对象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总而言之,《金刚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

将上述内容归纳起来,佛陀对须菩提宣说的《金刚经》,其功德是凡夫人以分别念无法思维、以语言无法表达的,即便是阿罗汉的智慧,也难以测度。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部《金刚经》,是如来为已发大乘菩提心、行持最胜大乘道者而说的。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泛地为他人宣说,如来以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完全了知、彻见,此人必将获得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功德,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金刚经》主要讲的是空性,是诸佛菩萨的出生之处,一般的众生无法接受。因此,如来首先要观察法器,唯有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才是本经的所化对象。比如须菩提,很多经典中说,他显现上是小乘罗汉,实则为大乘根基。所以,如来是为大乘者宣说《金刚经》的。

那么,受持、读诵并为他人广说《金刚经》,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功德呢?原因是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议,佛法的殊胜性不可思议。《随念三宝经仪轨》云:“如来功德不可思,佛法功德不可思,僧伽功德不可思,若信不可思对境,则生不可思果报。”

以前世亲菩萨念《般若经》时,屋顶常有一只鸽子在听。以此闻法功德,鸽子死后转生为人,后出家成为大法师,即安慧论师。

另据《五台山志》记载,唐朝有个僧人叫慧潜,他为了山上能流出泉水,念了整整一万天的《金刚经》。后来果真出现了一口泉,只要谁饮用泉水或在此沐浴,就能开启智慧。这口泉即现在五台山的“般若泉”。上师如意宝朝拜五台山时,也曾喝过那里的泉水。

哪些人享受不了《金刚经》

受持读诵《金刚经》者,必将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成就无上佛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金刚经》所讲的内容相当甚深,小乘、外道或者没有学过宗派的平凡人,不可能接受、听闻、受持、为人解说。”

此译本的顺序跟藏文有点不同,藏文是:“何以故?乐小法者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因为执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之故。”

〖乐小法者〗

与大乘相比起来,“小法”是指世间法、小乘法及希求自己解脱的法门。喜欢小法的人,执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对于这部《金刚经》,首先不能听受,中间不能读诵,最后更不会为他人宣说。

要知道,执著相状之人,并不是般若法门的法器。《般若经》也说:“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善根比较浅薄,再加上周围有许多恶友,故对深广法门不起信心。如《经庄严论》云:“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所以,佛陀在“乐小法者”面前并没有宣说《金刚经》,因为就是对他们宣说,他们也不会接受。

有些大德说,这里讲了闻受《金刚经》的法器要排除“乐小法者”,间接也说明了般若法门的所化对象要求比较高。否则,若对善根不成熟的人传讲,因为他们的心没有准备好,很容易会成为毁谤之因。

因此,大家在弘扬佛法时,也应观察所化根基而授予相应法门。

《金刚经》也是佛塔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不管在任何地方,若有《金刚经》,一切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当知此经所在之处,即为佛塔所在之处,众生皆应恭敬、顶礼、转绕,并散各种鲜花作为供养。”

佛陀涅槃之后,佛教中总共有八大佛塔,佛塔之所在,人们皆应顶礼,如《入行论》云:“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而持诵修持《般若经》的人,按照前辈大德所说:他脚踩过的灰尘,也是帝释、梵天恭敬顶礼的对境。

关于“当知此处,则为是塔”,有这样一则公案:明朝弘治年间,承天寺的真如佛塔濒临倒塌,后来有位慧林和尚,经过二十年化缘,将佛塔重新修复起来。修塔的缘起是怎么样的呢?

有一次,慧林在苦修时,突然来了两个*卒,用长索套住他的脖子,要带他去阴曹地府。慧林乞求宽限七天,等做完了焰口佛事再去,*卒便同意了。

之后,他集中弟子问:“阎王让我七天后离开人间,这该怎么办?”一位弟子说:“离此一天船程的苏州承天寺中,有位禅师专修《金刚经》,威力无比,您可以向他求助。”

于是慧林赶紧去拜见禅师,禅师说:“你若答应修复寺中将倒塌的佛塔,我有办法令你七天后免于死亡。”慧林连声许诺。

之后,禅师令他七天中住于禅房不断诵《金刚经》,念一遍经文,就说一遍“当知此处,则为是塔”。慧林和尚依教奉行,昼夜精进诵经,不眠不休。

七天过后,两个*卒来了,问慧林和尚在哪里,禅师说:“就在我的房间里。”*卒一起进去后,只见到一座光芒万丈的大佛塔,并没有看见慧林和尚。

因无法交差,他们便去问禅师:“我们与慧林约好了今天带他走,但现在根本看不到他,怎么办呢?”禅师回答:“般若所发的威光无法靠近,你们还是放弃吧。”二*听后只好悻悻离去。

事后,禅师对慧林说:“我已救了你一命,你也应兑现诺言,好好化缘修佛塔。”慧林由于被*套上了长索,没办法解开,只好天天拖着去化缘。二十年后,终于修成一座极其庄严的佛塔。

可见,《金刚经》的功德非常殊胜。有些人就算没时间念,随身戴着也是很好的。通过这次学习,我对《金刚经》生起了很大的信心,想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一小本《金刚经》,和《系解脱》放在一起。有了《金刚经》,一方面邪魔非人不能损害,另一方面,别人对你恭敬顶礼,也不会折损福报,因为你已经有佛塔了。

有人问:“对一切执著要学会看破、放下,但我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怎么办?”

答:看破,不是说看破就能看破了,它必须要先懂得道理,然后经过一定的修行,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修行是一种长期、高水平的训练,依靠特殊的窍诀、特殊的环境,常人看起来难如登天的事情,修行人很容易就能做到

(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金刚经

有缘接触空性法门,是非常有福报的!

金刚经

依靠《金刚经》明心见性,可获得解脱

金刚经

学习金刚经,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金刚经

受持读诵,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金刚经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什么

金刚经

有了这样的空性见,就能迅速解脱...

金刚经

学佛人,也需要得体的仪容和穿着!

金刚经

一人讲法一人听法,为什么功德最大

金刚经

《金刚经》在哪儿,佛就在哪儿

金刚经

《金刚经》为何以“金刚”为喻?

金刚经

心清净,一切的显现必清净

金刚经

这就是佛陀的究竟密意...

金刚经

《金刚经》的五种圆满

金刚经

敢问佛陀心安“何处”?

金刚经

这样布施,福德无法衡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