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网友在后台留言咨询,吃什么药降压快,吃什么药最调脾虚,阳痿早泄吃什么药最好等等问题,其实,如果你懂的五行配穴,太冲+太溪+曲池就是天然的降压药,太白+商丘+太冲就是最佳的补中益气丸,太冲+太溪+商阳就是让你雄风再起的妙药。
中医的穴位有很多,但只要你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就可以灵活的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无毒副作用的良药。
中医经常说这个穴属火,哪个穴属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属水属火的究竟是怎么规定的?“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的说法,按照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另外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也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
除此之外,在每条经还分布有五输穴,什么是五输穴呢?每条经的五输穴也是依照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了五个特定穴(井穴、荥穴、俞穴、经穴、合穴),这就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成水流,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过程。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
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男子九九归宗术提示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
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痞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隐白及胃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起可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荥主身热,身热可理解为上火了。如发烧,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海,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祛热功能效果更佳。
俞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穴足临泣,上肢关节痛,可选肺经俞穴太渊,心包经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卧,无精打采可选脾经俞穴太白,肾经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体酸痛,可选膀胱经的俞穴束骨,胃经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祛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
经主咳喘寒热,咳喘寒热是说经穴善治咳喘之症,且无论是寒性、热性还是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如外感咳嗽可选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膀胱经的经穴昆仑,肾虚的咳喘可选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选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肺气不足的咳喘可选脾经的经穴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可作为保养肺脏和预防咳喘的要穴。
合主逆气而泄,若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泻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
下面是五输穴的归纳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手厥阴心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